公司動態
昨天,本報直通吳江版《數百米河道竟成“露天化糞池”》一文見報后,吳江城管局河道管理處和市政管理處,以及吳江住建局排水管理處工作人員對污染河道進行現場查看。工作人員表示,要徹底解決老小區向該河道排放糞便等問題,只能等政府部門統一實施原工人文化宮地塊拆遷時才能進行綜合治理,目前只能采取臨時措施以緩解水質惡化。
在現場,吳江城管局河道管理處陸市春所長表示,以前的老新村有些采取馬桶倒糞便的形式,有些采取雨污合流的形式,一些生活污水通過化糞池沉淀后,便排入河道,而沉淀物都有環衛工人進行清理。但隨著居民的生活條件改善,居民家中都建起了洗澡房,這樣用水量隨之急劇增加,因為水量的增加化糞池就來不及沉淀,失去了沉淀污水的效果,生活污水便等于直排到了河中。而吳江文化宮內的河道早在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建油車路時就變成了一條斷頭河。水流不通和生活污水的不斷排入,造成了今天嚴重污染的局面。陸市春說,他們曾在2011年對河道做過生態治理———在河面上種過一些水草,以凈化水質,減少臭味,也每天派人到河面打撈飄浮物?!拔覀冎肋@樣做屬于隔靴搔癢,但目前只能采取這種臨時的辦法?!标懯写罕硎?,因為考慮到政府有對文化宮地塊拆遷的計劃,他們就想結合拆遷時候進行治理,避免資金的重復投入,所以全面治理臭水河的計劃遲遲沒有實施。針對目前河道污染的現狀,下一步他們將請相關施工人員到現場查看,拿出一個初步解決的方案,爭取對河道污物進行清理。等香江花園前面的河道修復好后,水利部門會建一個泵站,爭取對工人文化宮里的臭水河進行換水,以緩解河道水質的惡化。
而吳江城管局市政管理處金文達副主任表示,去年文化宮河道西面的桃園新村改造時,根據規劃局改造方案,他們只要能把居民生活污水接入市區總污水管網的幾乎都接了,而剩下的幾戶人家的生活污水因為老新村改造施工條件受限而未能接入到總污水管網,所以污水只好還照舊排入河中。
- 上一個:清疏化糞池,防止雨季倒灌
- 下一個:蔬菜大棚配套沼氣池效果好